藝術活動

藝術活動

  •  
     
    從20世紀開始,以色列的美術呈現出不斷創新的傾向,東西方文化交匯以及以色列故土本身及其發展、城市的特色和源於國外藝術中心的風格傾向無不影響著這門藝術。在繪畫、雕塑、攝影和其他藝術形式中,這個國家變化萬端的景色總是主角:小山的梯田和山脊勾畫出千姿百態的線條與形狀;內蓋夫山麓、遍地皆是的灰綠色植物和明亮的光線形成非凡的色彩效果;海和沙總是出現在畫面上。總而言之,本地風光、人們關注的事物和政治以及以色列存在主義的真諦是以色列藝術的主題,並使這種藝術保持了獨特的魅力。

    這個國家有組織的藝術活動始於1906年,這一年,鮑里斯·沙茨教授(1867-1932年)從保加利亞來到這裡,根據1905年猶太復國主義者代表大會批准的一項計劃,在耶路撒冷建立了比扎萊爾工藝美術學校,旨在鼓勵有才華的年輕猶太人研究以色列故土的藝術。到1910年,這所學校已有32個系,500名學生,並且擁有一個遍布猶太人世界的現成的藝術品市場。

    除了畫家和雕塑家之外,這個國家的藝術生活中還有一大群頗具才華的工藝匠人(陶瓷藝人、金銀匠、編織藝人、書法家、吹玻璃藝人等),他們之中許多人專門以現代形式製作猶太教儀式的傳統用品。

    以色列各個階層的人對藝術都充滿了熱情,他們對藝術活動的鼓勵和支持表現在參觀國內許多博物館和私人畫廊所舉辦的展覽,不論是一位藝術家的回顧展還是綜合性聯展,還表現在常去薩法德和雅法的藝術家聚居區和埃因·霍德的藝術家村,以及購買當地藝術家的作品。
     
  •  
  • 繪畫

  •  
    起初,比扎萊爾學校的藝術定向是想通過把歐洲繪畫技巧與中東裝飾形式相結合,創造一種"正宗猶太藝術",於是便產生了許多表現《聖經》場面的繪畫。這些作品描繪與對來日的烏托邦遐想聯繫在一起的對往昔的浪漫主義領悟,其中的形像多取材於古代的猶太東正教社團和當地的貝都因部落。這一時期的藝術家包括沙米爾·赫森伯格(1865-1908年)、埃夫拉姆·列勒恩(1874-1925年)和阿貝爾·潘(1883-1963年)。

    第一次重要的藝術展覽(1921年)在耶路撒冷舊城的大衛古城堡舉行,參展畫家大都來自比扎萊爾學校。然而此後不久,比扎萊爾學校那種民族風格、東方氣息的直陳手法已顯得落伍,受到來自兩方面的挑戰:一方是比扎萊爾學校內部年輕的反對派,另一方是新到以色列的藝術家,他們開始尋找一種適合於他們稱之為"希伯來"藝術的表現方式,與"猶太"藝術分庭抗禮。他們為了標榜新的文化認同並表示他們關於以色列可以作為民族復興發源地的看法,便在創作中運用近似原始的技巧描繪近東地區的日常現實,突出風景畫面中的強光部分和明快色調,著意刻畫異鄉情調如簡樸的阿拉伯生活方式。這些在以色列·帕爾迪、採昂納·塔格、平哈斯·利特維諾夫斯基、那胡姆·顧特曼和雷郁芬·羅賓等人的畫作中都不難看出20年代中期,大多數主要的藝術家紛紛轉移到生氣勃勃的新城特拉維夫(建於1909年),那裡從此成為全國的藝術活動中心。

    強烈影響30年代藝術的是20世紀初西方的新觀念,尤以源於巴黎繪畫界的表現主義為甚。摩西·卡斯特爾、麥納克姆·山米和阿雷·厄沃赫等畫家的作品傾向於通過變形​​手法描繪充滿感情的、往往帶有神秘氣氛的現實。雖然題材仍是當地的山川人物,但10年前的直陳手法已逐漸消失,東方和穆斯林氣息已蕩然無存。 30年代中期,一些藝術家為了逃避日益增長的納粹恐怖移居此地,他們帶來了德意志的表現主義。這些移民藝術家有赫爾曼·斯特拉克、莫德查·阿爾頓和雅各布·施泰因哈特,加上大約20年前來到耶路撒冷的德國出生的藝術家安娜·蒂肖和利奧波德·克拉考爾,聚集成為一派,致力於主要表現他們對於耶路撒冷的景色及其周圍群山的理解與感受。這些藝術家對於當地藝術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尤其是通過比扎萊爾藝術學校校長阿爾頓和施泰因哈特的領導,在他們的指點下,新一代藝術家日臻成熟。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與巴黎的聯繫中斷,以及大屠殺造成的心靈創傷,引起一些藝術家(包括摩西·卡斯特爾、伊扎克·丹齊格和阿哈隆·卡哈那)接受嶄露頭角的"迦南人"思想,這一思想通過復興古代神話和異教主題尋求與這片國土的最早居民打成一片,並創造出"新的希伯來民族"。 1948年的獨立戰爭導致納夫塔利·貝澤姆和阿夫拉漢姆·奧菲克等其他藝術家採取了一種社會立場鮮明、富於戰鬥精神的風格。然而,這一時期形成的最令人矚目的流派是"新視野"派,這些人旨在使以色列繪畫擺脫地方色彩和文學瓜葛,進而躋身當代歐洲藝術之林。他們發展了兩個主要趨勢:其一以"新視野"的主將約瑟夫·亞里茨基為代表,追求氣氛的抒情風格,表現依稀可辨的地方風光片斷和冷色調是其特點,採納他的風格的其他人中著名的有阿維格德·斯丹麥茨基和耶海茲克爾·史特來西曼。其二是風格上的抽象派,徘徊於幾何主義和常常以像徵為基本手法的形式主義之間,極其明顯地表現在羅馬尼亞出生的藝術家馬塞爾·揚科的作品中,他曾在巴黎學習,是達達主義的創始人之一。 "新視野"派不僅使以色列的抽象藝術獲得了合法地位,而且直到60年代初還是它的主導力量。

    60年代的藝術家承上啟下,使"新視野"派的活動和70年代追求個性的時尚得以銜接。史特來西曼和斯丹麥茨基都是特拉維夫市阿維尼學院的教師,給第二代藝術家以極大影響,其中包括拉菲·拉維、阿維瓦·尤里、尤里·利夫席茨和李·尼科爾,他們在尋求個人意象的過程中,以形式多樣的繪畫作品向抒情抽象派的精細畫風提出了挑戰。他們的作品借鑒了各種海外的表現主義和象徵性抽象的風格。

    這些藝術家是“十人團”的成員,“十人團”成立於1950年代後期,他們反對藝術領域盛行的普遍主義傾向,著力表現以色列的風光、以色列的人。與包圍在歐洲精英氛圍之中的“新視野派”不同,“十人團”被認為是以色列本土的“薩布拉”和帕爾瑪赫的一代。 1960年代後期,“現實主義”藝術家奧利·萊斯曼和伊扎克·曼布什也加入了十人團。

    阿爾頓在比扎萊爾藝術學校是有影響的,尤其在題材和技巧兩方面,這在阿維德格·阿里卡的作品中可明顯看出。他創作的圖形的世界富於強烈的宗教含義,回歸到喚起大屠殺和傳統猶太題材的具象的主題上去,這在約叟·伯格納和沙米爾·巴克的超現實主義繪畫中可以領略到。雅各布·阿加姆是光效應繪畫和活動藝術的先鋒,作品特立獨行,在以色列國內和國外都曾展出並引起人們的關注。

    然而70年代的藝術發展到以極簡抽象派藝術為特點,幾乎總是包括使人聯想起當地抽象派繪畫的不定形透明形體。拉瑞·阿布拉姆遜和摩西·格舒尼等藝術家的作品主要表現為對意念的講解而不是對美學的思考。 80年代和90年代的藝術家在個人實驗的氣氛中創作,似乎只是尋求自我滿足和對以色列精神的感受,他們採用的方式是把多種材料和技巧以及形象結合起來,不僅吸收當地素材,也吸收形形色色的普遍性素材,如希伯來語字母和人類的緊張和恐懼情感。平哈斯·科亨-加恩、德加尼特·貝雷斯特、加比·克拉斯莫、齊比·傑瓦、茨韋·戈爾德施坦、大衛·雷伯等人的作品反映出,當前的時尚仍然力求趨於擴大以色列藝術的定義,使之超出傳統概念和題材,既是鄉土文化獨特的表現形式,又是當代西方藝術中一個生機勃勃的組成部分。
  • 雕塑

  •  
    ​經過幾位雕塑家的長期努力,雕塑藝術在這個國家興盛起來。以在特爾哈的石雕巨獅而聞名的阿夫拉漢姆·梅爾尼科夫以及則夫·本-茲維引進立體派藝術的時候,摩什·茲弗爾、阿哈隆·普里弗爾和巴特亞·里山斯基所代表的學術氣味更濃的雕塑派成了建國前雕塑藝術領域的主流。

    40年代末,"迦南人"思想影響了一批藝術家,其中突出的是伊扎克·丹齊格,他用努比安紅沙岩雕成的異教英雄獵手尼姆洛德的高大形象,是創造中東雕刻與現代人體概念之間綜合體的嘗試,而他的羊群雕塑形象則酷似沙漠中的岩石、引水渠和貝都因人的帳篷。 50年代的雕塑採用了新的材料和巨大的規模,變得越來越抽象。近年來採用鋼鐵為雕塑材料是促成這一現象的部分原因。

    為那些在以色列歷次戰爭中犧牲的人提供有形紀念物的意願,從60年代起給了雕塑藝術新的動力,大量的主要是不具象的紀念碑樹立起來,成為以色列的一道風景線。這類作品的代表是耶西洋·沙米用鋼材焊接的海軍紀念碑,樹立在阿赫則夫,表現了自然的殘酷和人類對付暴虐破壞的能力。另一代表作是丹尼·卡拉文創作的"內蓋夫旅紀念碑",位於貝爾謝巴郊外,使人聯想起沙漠戰鬥的特有性質。

    在普遍的法國流派尤其是表現主義的影響下,當代的概念藝術家利用範圍廣泛的材料,創作出與環境融為一體的雕塑以表達他們對社會和政治現實的個人反應。依格爾·圖馬金為表達他對於戰爭的抗議,運用幾何和象徵的抽象形式,創作出表現力極強的形體和象徵結合的作用。梅納什·卡迪什曼趨於幾何極簡抽象派的傾向則尤為明顯,他不斷塑造羊的形象。羊使人想起它既是本地田園生活的形象化描繪,也是孱弱無助的受害者的象徵。

    以色列一些雕塑家已得到國際承認,其中有圖馬金、卡拉文、科索·埃盧爾和以色列·哈達尼,在國外的公共和私人環境中都可以看到他們的作品。
  • 攝影

  •  
    ​在今天的以色列,攝影對它早期發展階段中占主導地位的浪漫風格和資料性質來說乃是一種反作用和發展的結果。它自身俱有紀實性、嚴謹性和專注性等特性。 19世紀中葉,當地攝影業主要以提供攝影服務為基礎,專注於向朝聖者和遊客出售作為紀念品的聖地(主要是基督教聖地)的照片。

    1880年以後,為了適應現代的世俗意識,並應一些客戶的要求(這些客戶用他們的照片來推動一些特殊的事業,如猶太民族基金會),攝影師們開始通過歌頌英雄的鏡頭將猶太社會在巴勒斯坦(以色列故土)的發展攝製成紀錄片,描述先驅者在土地上耕耘和建設城鎮的情況。

    一些頗具才華的攝影記者忠實地記錄了這個國家早年間的發展,其中有些人至今仍很活躍,包括蒂姆·吉達爾、大衛·魯賓格、維爾納·布勞恩、鮑里斯·卡爾米、澤夫·拉多萬、戴維·哈里斯和米哈·巴爾·安。在跨越"文獻攝影"和"藝術攝影"之間的無形界限的人中有:專心從事人物攝影的阿利扎·奧爾巴赫;著重拍攝大自然的尼爾·福爾貝格、多倫·霍維茨和沙伊·吉諾;水下攝影專家戴維·達羅姆;以及專門從事空中攝影的一對搭檔杜比·塔爾和莫尼·哈拉馬蒂。

    近年來,由於攝影作為純粹的藝術媒介已成為合法的藝術形式,在美術館、博物館、管理者和收藏者的積極支持下,在國內、海外湧現出一批富有創造力的攝影家。這些富有創造力的攝影師中,最值得注意的是阿迪·內斯(生於1966年)。他出生在基爾亞特加特一個來自庫爾德和伊朗的移民家庭。 1990年代,他憑藉《士兵》引起轟動,這個系列作品探索的是國民身份認同的問題,尤其是在同性戀、身份模糊的深刻背景下探討以色列男性的身份問題。他的作品《聖經故事》運用聖經中的人物,在令人不安的當代背景下(貧困、無家可歸)再現了他們的故事。展現了以色列社會從傳統的社會主義價值觀向現代資本主義生活方式的轉變。最近他的一幅作品,《無題》(《最後的晚餐》)在索斯比年度猶太及以色列作品拍賣會上以26.4萬美元售出,這幅作品被認為是世人欣賞以色列藝術作品的一次轉折

    巴里·弗里德蘭德的攝影作品由幾十有時甚至是幾百幅照片通過無縫拼接構成單個的形象,表現出驚人的準確、清晰和透視效果。 2007年他的影展“地方與時間”展出了近期的作品,表現了當代以色列的情況:耶路撒冷東部咖啡館裡一次只有男人的聚會、一群虔誠的正統猶太教信徒的年度朝聖、以色列居民被迫從加沙地帶撤離。影展起初在特拉維夫藝術博物館舉辦,而後繼續到紐約現代藝術館展出,這是該藝術館首次舉辦以色列藝術家的個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