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城耶路撒冷 Jerusalem

聖城耶路撒冷 Jerusalem

  •  
     
    聖城耶路撒冷 Jerusalem
    "十份美麗賜諸世界,一份歸於全世界,九份獨屬耶路撒冷。"(巴比倫猶太法典:祝禱文,第四十九章第二節)
      以色列首都耶路撒冷,座落於古猶太山丘上,介於地中海與約旦河之間,為人類文明史上三大一神宗教的聖地,因此三千年來不曾有一座城市的光芒可以蓋過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代表的信念勝過其地理意義。三千年前,大衛王定都於此,從此便成為猶太教發展的中心。對猶太教來說,耶路撒冷是世上最神聖的土地,並且是上帝所創造宇宙的精神中心。千百年來,世界各地的猶太人朝向聖城禱告,他們視此地為猶太教的精神首都,並且為以色列國家再生、復興的首都。基督徒尊崇千年後耶穌在此佈道、殉難的遺跡。對回教徒來說,自西元七世紀始,他們就以先知穆罕默德在此升天而備加推崇。對中世紀的地圖製作者而言,耶城是當時世界的中心。

      走訪中古,耶路撒冷歷經繁榮旺盛,擾嚷紛亂,戰火洗禮。雖然無數次為外國勢力攻佔統治,但它僅於猶太人獨立的三個時期,成為首都。直到西元十九世紀後半期以前,耶路撒冷一直是以石牆完全圍繞的城市。當猶太人口逐漸增加,城牆以西的部份,便逐漸開發成新都城。

      今日的耶路撒冷,其居民由多重種族組成,總數超過五十萬人。城市多樣的風貌帶給人們既現代又古老、既虔誠又神聖、既學術又商業、既具地方特色又富國際性的特殊感受。它累積的人類文明和景觀緬懷其過往的絢爛歷史並為新世代建立瑰麗遠景。

    The Ancient Map of Jerusalem  耶路撒冷的寓言書傳授宇宙價值並"大衛登基作以色列和猶太王的時候,年三十歲"(撒母耳記下.第五章第四節)。大約三千年前大衛王立此為以色列首都。他將猶太教的約櫃遷移至此,耶路撒冷從此成為王國的宗教和政治中心。大衛死後,由其子所羅門繼承王位,並在此興建莊嚴聖殿,用唯一的真神力量來鞏固這個城市,“耶路撒冷和聖殿必立我的名直到永遠”(歷代志下,第三十三章第七節)。在他的勵精圖治下,耶城的版圖快速擴張,與當時的經濟、政治與宗教的蓬勃發展相互輝映。為人類行為設立標準,“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彌迦書,第六章第八節),提倡人類間的和平“這個國不舉刀攻擊那國”(以賽亞書,第二章第四節)──在在顯露今日倫理與道德觀。

      西元前五八六年,耶路撒冷遭巴比倫圍攻,國王西底加棄城投降,結束了四百年的大衛王朝統治。“巴比倫王……放逐全城……,燒燬神廟、國王的宮殿,所有的房子……並推倒城牆”。(列王紀下,第二十四章第二十五節)五十年後,當波斯人征服巴比倫時,猶太人獲准重返故土並重建耶城及聖殿。“匠人立聖殿根基的時候,祭司皆穿禮服、吹號,亞薩的子孫利未人敲鈸,讚美上帝”(以斯拉書,第三章第十節)。

      當古文明的世界為亞歷山大帝征服,耶路撒冷在外國勢力下,依舊是猶太神權政治的中心。由於受到希臘文明的強力影響,最終主權轉移至希臘人手中。希臘統治者多方褻瀆聖殿,並企圖壓抑猶太儀式,最後終於導致哈斯蒙尼家族帶領猶太人群起反抗,當他們進入耶路撒冷後發現,“聖殿被搗毀,祭壇被玷污,門椽已然焚燬……重新修建聖殿,安置內部擺設,並將神廟週圍淨化”(愛克比斯書上,第四章)。

      隨著猶太王國在以色列土地獨立重建,耶路撒冷邁入成長發展階段,直至西元前六三年羅馬帝國將其納為版圖的一省為止。十多年後,羅馬統治時期的猶太王國希律王史無先例地大興建設計畫,包括重新裝飾聖殿使其成為世上最富麗堂皇的建物。就在這個城市,來自拿撒勒的耶穌在羅馬人的統治下,帶領門徒,最後被釘於十字架上。

      自西元六六年起,羅馬帝國的統治日益暴虐,猶太人起而反抗暴政。對抗持續至西元七○年猶太人不幸落敗為止。羅馬軍隊再度摧毀聖殿,攻佔耶路撒冷,猶太居民淪為奴隸,並遭放逐。
                                           


      耶路撒冷遭摧毀破壞後,羅馬人從廢墟中重建耶路撒冷,並易名為依麗亞城(Aelia Capitolina),猶太人被禁止進入這座城市。到了第四世紀,時值拜佔庭帝國時期,耶路撒冷又再度成為基督教城市,吸引了大批的朝聖者前來緬懷耶穌聖蹟的發生地點。

      公元六三四年,穆斯林軍隊由穆罕默得率領,佔領耶路撒冷,並於第一座與第二座聖殿上建造奧馬清真寺,此時猶太人被准許在城內居住。之後四○○年間,耶路撒冷歷經大馬士革、開羅及巴格達的回教王朝統治。

      為將耶路撒冷自回教勢力解救出來,西元一○九六年,十字軍與群眾軍隊由歐洲出發,至西元一○九九年耶路撒冷陷入衰落,為數眾多的猶太人與穆斯林居民遭到屠殺。此後近一○○年,耶城一直是聖地拉丁王國的首都。

      西元一一八七年,薩拉丁統治耶路撒冷,大批的猶太人與回教徒回到這片土地。此後七百年間,耶路撒冷成為回教世界。這個時期人口逐漸減少,城市蕭條沉寂,僅十六世紀初鄂圖曼土耳其的初期統治曾使耶路撒冷恢復昔日生機。

      直到十九世紀隨著鄂圖曼土耳其的勢力衰退,歐洲人重新興起對聖地的渴望,促使中世紀時期的衰退景象逐漸褪去,耶路撒冷重新發展起來。至一八四○年城內居民驟增,猶太人超過半數。

      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1917)英國將領艾倫比(Allenby)自耶城市長手中接過受降書,從此鄂圖曼帝國瓦解。此後三十年,耶路撒冷成為「巴勒斯坦」英國託管地的行政中心。這座城市由被忽視、停滯至逐漸發展。

      1948年,以色列復國,耶路撒冷再度成為猶太主權國家的首都。此後,城市便朝著國際都市的型態發展──民主國家的首都、學術與科學研究中心、國際會議與文化活動舉行地點、公園、休憩處、體育館、購物街、猶太會堂、教堂與清真寺等。獨特的是,千百年來耶路撒冷一如往昔,依然是個令人屏息的美麗城市,具有震撼無神論者的力量,蘊藏對信仰的感召與寧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