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28-2019國際大屠殺紀念日

2019國際大屠殺紀念日 副總統親臨

  •    
    「2019國際大屠殺紀念日」於國家圖書館舉辦,這是在台灣第四度舉行,由駐台北以色列經濟文化辦事處,德國在台協會共同舉辦、國家圖書館協辦,副總統陳建仁應邀出席致詞,共同緬懷歷史事件。​
  •  
     
    今年國際大屠殺紀念日活動特別和由婦女救援基金會附設「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與荷蘭「安妮之家博物館」合作,在現場展示安妮法蘭克傳記、安妮之家模型、周邊展品,以及大屠殺相關史料書籍。身為猶太人的安妮法蘭克(Anne Frank, 1929-1945),一家人為躲避納粹的迫害而藏身荷蘭一處閣樓密室。十三歲的安妮以日記寫下生活點滴,不僅見證大屠殺的歷史,更是帶給世人在戰亂恐懼中保持信念與追求和平的亮光

     

    以色列駐台代表游亞旭表示為什麼在七十餘年後,大家要聚在一起緬懷這一場大屠殺,並對受難者表示敬意,因為納粹把消滅猶太人視為最重要的目標,更甚於贏得戰爭。除了猶太人之外,沒有任何一個種族曾經因為這樣的意識形態,成為全面滅絕的目標。這個活動的教育意義,在每個機會灌輸並強化將人類導入正途的道德指南,並避免再次屈服於其最深、最黑暗的本能。臺灣從三年前開始加入國際社群的行列,已經連續四年,台灣總統 – 以及今日出席的副總統同聲疾呼對人權與民主價值的承諾,這是臺灣應該引以為傲的標誌。

     

    德國駐台代表王子陶博士提到在德國,國際大屠殺紀念日始於1996年,由時任德國總統Roman Herzog訂定,並於每年127日舉行紀念活動,為大屠殺的受害者致敬,並永遠謹記此段回憶。他也特別提到台灣今年連續第四次參與國際大屠殺紀念日活動,足以證明台灣想要搭建這樣的橋樑,想要警惕今日,與未來的世代與世界上其他自由民主國家並列,持續作為該地區維護人權的典範。

     

    副總統陳建仁表示,台灣走向轉型正義同時,要學習以色列將歷史斲傷轉化為教育素材的包容與雅量,學習德國坦然接受過往歷史黑暗面,並致力發掘歷史真相的堅毅與果敢。現在臺灣除了有全亞洲第二座猶太大屠殺和平紀念館,20185月,籌備6年的「國家人權博物館」也成立,不論透過口述歷史、影像紀錄,或是歷史文物與建築,都能讓國人更清楚地認識台灣人權發展歷程。

     

       國際大屠殺紀念日活動有猶太拉比祈禱及點上蠟燭,紀念會中特別放映偶戲<我有名字> 。這齣戲讓人感受在戰爭和種族屠殺陰影下兒童仍有的純真快樂,它的焦點不放在恐懼上,而是默默地去紀念這幾位被謀害的孩子。這齣戲的靈感來自閱讀古斯.路易特和艾琳.龐瓦得《悼念》一書。 這本書包含一份人名名單和三千張照片,他們是二戰期間從荷蘭被驅逐出境的猶太人和吉普賽人的兒童共一萬七千九百六十四人,全都在集中營被殺害

     

    國際大屠殺紀念日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政權及其幫兇,屠殺了近600萬猶太男女老少,其他無辜受害者還有吉普賽人、身心障礙者、同性戀者及其他理念不同者。

    奧斯威辛集中營是納粹德國在二戰期間修建的最大的集中營,位於波蘭南部奧斯威辛市附近。德國納粹在這裡監禁過數百萬人,並屠殺了其中的110多萬人,受害者絕大部分是猶太人。

     1945127日,蘇聯紅軍解放了奧斯威辛集中營。為銘記奧斯威辛集中營的慘痛教訓,記錄人類歷史上最黑暗的一頁, 2005111日,第60屆聯大全體會議一致通過了由104個國家共同提交的一項決議草案,決定將每年的127 日定為「國際大屠殺紀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