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30日,由以色列驻沪总领事馆和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共同主办的国际大屠杀纪念日活动暨《大屠杀之后:流离失所者和流离失所者营地》的图片展览开幕在上海举行。以色列驻沪总领事白乐潍女士(Ravit Baer)、副总领事洪以檀(Eytan Halon)、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馆长陈俭、美国驻沪总领事何乐进(James
Heller)、德国驻沪总领事贺德满(Pit Heltmann)、英国驻沪总领事胡克定(Chris
Wood)、法国驻沪总领事王度(Joan Valadou)、意大利驻沪总领事安缇雅(Tiziana
D’Angelo)等出席了活动并点燃蜡烛悼念受害者。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馆长陈俭首先致欢迎辞,他表示:为更好地保护和传播欧洲犹太难民避难上海的历史,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自2007年建馆起,一直致力于相关史料的发掘和研究,开展国际合作和传播。这次和联合国共同举办的《大屠杀之后:流离失所者和流离失所者营地》展览,特别增加了中方专家提供的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在中国参与犹太难民救助的内容。“我们希望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的工作能够得到更加全面的展现。”联合国总秘书安东尼奥·古特雷斯(Antonio Gutteres)也发来了视频缅怀大屠杀受难者。
接着,以色列驻沪总领事白乐潍介绍了国际大屠杀日的由来并亲自点燃了第1根蜡烛。她说,“大屠杀也许是现代犹太人历史上最重要的决定性时刻,伴随着以色列国的建立。在 1939 年期间,世界上超过三分之一的犹太人在 1939 年至 1945 年的短时间内被谋杀。 在大屠杀前夕,世界上有 1660 万犹太人,其中超过三分之一被杀害——600
万妇女、男人和儿童。直到今天,我们的人数还没有恢复到这些大屠杀前的数字,即使是犹太机构相对乐观的统计,目前犹太人口的人数也约为
1500 万。
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了奥斯威辛集中营和死亡集中营。 60 年后的 2005 年 11 月,联合国大会在第
60/7 号决议中决定将 1 月 27 日定为国际大屠杀纪念日,并敦促联合国所有成员国缅怀大屠杀受害者、600 万犹太人。可怕的大屠杀经历给犹太人带来了巨大的心灵创伤,他们很可能变得绝望、痛苦甚至产生报复心理……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并没有。他们选择了希望,重建了自己的生活。
在大屠杀所带来的众多恐怖事件中,也有着成千上万体现人类充满同情心的行为和救援的故事。在以色列犹太大屠杀纪念馆中,有2万名仁人志士被授予了国际义人的称号。这些人崇高的道德价值观和骨气使他们多次冒着名誉甚至生命危险拯救犹太人。在这些国际义人中,我想特别感谢中国驻维也纳领事何凤山,由于他在战争期间为犹太人提供了进入上海的签证,拯救了数千当时在欧洲犹太人的生命。目前有36位外交官被纪念馆授予国际义人的称号。
非常感谢中国政府,包括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和虹口区政府,将2万名犹太人在这座城市避难的故事得到了很好的记录,成为联合国大会所鼓励的教育工作的一部分。
我们仍记得大屠杀所带来的恐怖以及在那段时间被杀害的数百万犹太人和其他少数民族,但我们今天聚集在这个纪念馆主要是为了见证那些幸存者的生命延续。随着时间流逝,幸存者亲历的记忆和证词将褪色,然而我们作为外交官的共同责任是确保将大屠杀的教训传授给下一代。”
美国驻沪总领事、德国驻沪总领事、英国驻沪总领事、法国驻沪总领事、意大利驻沪总领事也分别讲述了本国义士在大屠杀中救助他人的英勇故事,并点燃蜡烛悼念。
在《大屠杀之后:流离失所者和流离失所者营地》展览开幕仪式上,联合国难民署驻华代表卢沛赫(Vanno Noupech)发表致辞。本次展览围绕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的创立及其各项工作,聚焦大屠杀幸存者在流离失所者营地的安置和生活重建问题,讲述救助大屠杀和二战幸存者最广泛的国际合作,体现对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追求。展览曾在联合国总部、奥地利维也纳国际中心、美国斯托克顿大学展出。本次的展览中特别增加了中国参与流离失所者救济事业的内容。展览位于犹太广场,计划展出至2023年3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