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古老的犹太民族在上海这座城市,特别是在虹口地区,与同样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相逢、相知、相依、相惜……这段诠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中犹人民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故事,如今以更丰富的史料,以场景再现和互动多媒体技术等展示手段,展现在世人面前——历时近3年完成扩建,全方位承载这一特殊世界性历史记忆的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今天以全新面貌向公众开放。以色列驻沪总领事爱德华先生受邀参加纪念馆新馆开馆并致辞。
地处虹口区长阳路与舟山路交汇处的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是中国境内现存的、唯一一处反映二战时期犹太难民在中国生活的历史遗址,也是全球唯一以大屠杀为背景、以拯救为主题的纪念馆。2007年,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以摩西会堂旧址为核心建立。在市政府、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专家、学者和设计师的积极参与下,在周边居民的支持下,纪念馆于2018年12月启动扩建项目,对摩西会堂旧址西侧、南侧居民房屋实施征收,在保留建筑原有风貌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目前,展馆整体面积扩大了四倍,从原来的1000多平方米扩大到4000多平方米;展陈面积扩大了十倍,展陈从150件增加到近1000件(组),其中包含10件一级文物。
“我迫不及待地想回到上海,回到虹口,参观新的上海犹太纪念馆,看看曾经为超过2万名犹太人提供护佑的避风港。”听闻纪念馆扩建重开,世界各地的犹太人也为之沸腾。美国犹太人大会主席杰克·罗森代表美国犹太人大会和整个犹太社区,对在战争期间帮助和庇护成千上万犹太难民的中国人民表达最深切的感谢,并感谢虹口政府,为维护这段重要的历史做出的努力。“我相信,纪念馆将会继续在中犹两个民族之间的未来合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在当年犹太难民居住过的建筑中重建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新馆,展现了上海在新时代都市建设中,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和决心。”虹口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吴强表示,这里讲述的是人类一段跨越种族的友善与包容的故事,保存的是人类的正义和文明之光。通过大量史料和最新展陈技术,新馆更加生动地还原和讲述了这一独特的中国故事。历史、科技和艺术在这里交融,会给人以许多启迪,人类命运休戚与共,只有地球一个共同家园,更要珍视和平与发展、友善与包容。
“世界会客厅”中的“海姆”,是人们共有的精神文化家园虹口区北外滩历来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大码头,今年北外滩新一轮详规落地,预示着这片上海市中心最大的规划区域正朝着上海新时代都市发展新标杆迈进,也预示着昔日的犹太难民“海上方舟”将成为“世界会客厅”,这里将进一步开发开放成为中外合作交流的大平台。
在联合国文明联盟大使、上海犹太研究中心主任潘光看来,此次纪念馆的升级改造,不仅通过文物数量的大幅增加、展陈面积的大幅扩大,以及多媒体的形式,更全面生动地讲述这段历史,更重要的是,作为国际大都市上海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馆体现了国际主义,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这里将迎来八方客,通过与世界各地犹太人民的交往,纪念馆更成了中犹民族科学技术、经济发展合作的文化铺垫,是人们共有的精神文化家园,是达成“以史为鉴”共识的重要承载地。走进纪念馆,位于院落中的犹太难民名单墙甚是引人注目。这一名单墙是全球唯一一个以“拯救”为主题的幸存者名单纪念墙。纪念馆改扩建后,新的名单墙镌刻着18578名曾在这里避难的犹太人名字。这些名字是根据前犹太难民索尼娅的著作《逃亡上海》中的一份名单为基础确立的,名单墙最后附有留白,为以后继续完善幸存者名字做准备。这些年来,名单墙成为了前犹太难民及其后裔寄托感情的载体,成为连接中犹民族之间友谊的永远记忆。
事实上,从1933年纳粹排犹行动开始,当时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不愿意接受犹太难民,但中国发出声援犹太民族的强音,上海向犹太人张开怀抱。1938年11月9日“水晶之夜”后,上海更是迎来大规模的犹太难民潮。场馆中就有场景显示,欧洲犹太难民到达上海后,登上犹太救援组织安排的雪佛兰卡车,通过外白渡桥,从英美控制的公共租界进入日军控制的虹口地区。当时,虹口地区相继建立了多个犹太难民救济站。犹太难民亲切地称其为“海姆”,即德语的“家”。纪念馆对当时具有一定规模的兆丰路难民救济站进行了场景的还原,他们像中国人一样用小煤炉做饭,食用上海的本地食物,与欧洲的生活形成很大的反差。
每一个转弯都是“亮点”,带来“沉浸式”观展体验“2020新馆扩建”“2015白马咖啡馆复建”“2007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建立”“1943无国籍难民限定居住区设立”“1941太平洋战争爆发”……走进全新的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时间长廊”,拾级而上,穿越时光,将参观者带回到上世纪30年代接纳犹太难民的上海。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馆长陈俭介绍,新馆展出分为“逃亡上海、避难生活、同舟共济、战后离别、特殊情谊、共享未来”6个部分,将1000件(组)展品与史料还原成立体生动的十余个场景,讲述了161个鲜活的人物故事。纪念馆将艺术表现和科技支持紧密结合,打造了“沉浸式”观展的氛围。能有这样的扩容,源于整个展馆面积的增加。在虹口区的努力下,摩西会堂西南面的两幢犹太难民曾居住过的历史建筑被纳入了新馆布展范围,为纪念馆打造全球唯一的纪念大屠杀幸存者的展览馆,以及世界首个欧洲犹太难民避难上海史料展示研究中心奠定了基础。
其中,位于北侧的民居是上海市历史保留建筑,南侧为上海市优秀历史保护建筑。这就意味着,整个扩建改造工程须按照房屋原有的格局进行修缮和布展。两幢房屋的亭子间、客堂间、厢房、天井等,将整个建筑分割成数十个单间面积不超过80平方米的小空间。如何在这数十个小单间里进行完整的展示?又如何在两幢楼里呈现连贯的展览呢?
陈俭介绍,经过无数次的“头脑风暴”,最终,对作为历史保留建筑的北楼,在不改变外观的前提下打通内部展示空间,采用大空间展示手法,通过4个渐进的大空间展示犹太难民逃亡上海的过程,重点打造多媒体场景复原,突出展览视觉冲击力。对作为历史保护建筑的南楼,根据建筑外观和内部结构都须完整保留的要求,从建筑特点出发,在二楼走廊实行了封闭式处理,通过回廊连接,二楼成为一个整体展厅。一楼则避开花园,采用内循环式展线,所有参观从内部通过,带来连贯的350米展线参观体验。小房间内采用了小场景展示的手法,在狭小空间中展示出了完善的史料内容和研究成果。考虑到空间中的“转弯”容易打断展览,降低观展体验,纪念馆将这些基于空间限制产生的转弯,化为了展陈中一个个的亮点。比如,“到达虹口”这一主题内容便设置在一个转弯处。在上海地标外白渡桥场景下,一辆透着厚重年代感的仿真卡车引人注目。这正是当年外白渡桥旁接送犹太难民的米勒公司运输车。陈俭介绍,这是参考犹太难民来到上海的历史视频,使用建模技术复原的车辆,并通过3D打印技术生产出车辆零部件,最后复原做旧。
尖端科技“云集”,与艺术表现紧密结合可点亮屏幕“讲故事”的触控装置、能呈现屏幕后展品的投影薄膜、内含大量衍生内容的大型触摸屏……在纪念馆中,大量尖端科技“云集”。基于丰富史料推出的展陈内容,以艺术表现和科技支持紧密结合的方式,为观众带来一场丰富的视觉盛宴。
展陈中有一艘名为“维多利亚”的邮轮模型,触摸屏幕进行选择,可以观看到其不同等级内舱的景象。纪念馆通过史料研究发现,许多犹太难民当时是经水路来到上海。根据当时的一张广告照片,纪念馆找到了这家上海航线的邮轮公司,并在邮轮公司的帮助下,发现了四艘邮轮及图纸。这次展陈时,运用多媒体景箱与高精度船模相结合,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让参观者了解到内舱环境。在邮轮模型的旁边,展出的正是当年犹太人离开德国时仅能携带的10马克钱币,还有他们离开德国时使用的皮箱,让参观者感受到当年犹太难民的艰辛。
“小维也纳”,是人们对当年虹口区提篮桥区域的美称。尽管面临语言不通、水土不服、文化迥异、局势动荡等种种挑战,实干进取的犹太人克服重重困难,因地制宜在上海开展新生活。他们积极寻找就业机会,投身各行各业,在提篮桥附近开设具有中欧风情的咖啡馆、酒吧、餐厅、裁缝店和百货店。展柜中展示了他们用于谋生的证件、执照和名片。在艰难谋生的环境下,重视家庭生活和家庭教育的犹太人,在上海继续演绎着他们的故事。据史料,在1939年至1946年间,有366对犹太新人登记结婚,这里就展现了当时犹太新人的中文结婚证书以及希伯来文的结婚契约。尽管犹太人大多选择族内通婚,但在上海这片特殊的土地上,也出现了不少冲破隔阂、终成眷属的的中犹通婚的佳话。例如麦泽医生与他的中国妻子,罗伯特与杨珍珠,白绿黑与郑迪秀等。其中,罗伯特·索卡尔和杨珍珠相识于上海圣约翰大学的“圣约翰生物学学会”,在罗伯特去美国留学前,杨珍珠的父亲为他们举行隆重的订婚仪式。翌年杨珍珠完成毕业论文,去美国芝加哥与罗伯特结婚,默默支持丈夫的学术研究。罗伯特后来成为一名科学家,他十分感谢杨珍珠的付出和奉献,二人相爱相伴一生。
“如果没有上海,我可能根本活不下来!”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劳伦斯·泰伯说,父母是躲过了大屠杀的犹太难民,1941年10月他在上海出生,因为有了上海这个避风港,他的余生才有了可能。